一部不适合打分的电影

从2000年以后,尤其是最近几年,每当周星驰有新电影上映,总会不可避免地引起网上的骚动与讨论。就仿佛每年四月一号,总有人重提张国荣。但不同的是,对张国荣的讨论,几乎从来没有变化,时间长了,感觉就淡了。而周星驰,虽然大家经常谈论的也是那几点:无厘头、补张电影票、是否江郎才尽、星女郎,但好在他会给大家带来一部新的作品,且不管这新作好不好看,起码,给大家一个谈资。在娱乐圈,新闻好坏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有新闻,让人记得住你。

对于周星驰这种话题,我有种很复杂的情感,有很多话想说,但话到嘴边,却说不明白。而且,这是一个对于周星驰过度解读的时代,他的好或者不好,都被无限夸大,几乎很难找到什么新鲜的角度来评论他。哪怕,写稿的此刻,我都不知道怎样定性这篇文章的主题。于是,我打算写一篇流水账。

一部不适合打分的电影

美人鱼

周星驰的电影,不适合打分。

近几年来,我的观影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我不曾想到网上的评分,几乎决定了我看还是不看。但在多年以前,却不是这样,那时候的我,熟悉每一个播放电影的频道,最大的娱乐,是放假时,租几张最新的光碟,回家用DVD观看。正是这样多年的积累,才对电影逐渐产生了分类认识,慢慢练就了只看基本资料,就可以推算出电影好坏的能力。后来,随着时光网这类网站的兴起,借助它们强大的数据功能,我对电影的认识,真正开始深化、全面。我也开始接受,对电影进行打分的方式,来衡量它的品质。直到现在,我仍然认可这种方式,可唯独在遇见周星驰电影的时候,我有了动摇。

从小看着周星驰的电影长大,几乎对他的每一部喜剧片都可以娓娓道来,熟悉并喜欢他的所有作品,看《大圣娶妻》时,可以笑道满地打滚……你知道那是一个你喜欢的导演,在他的身上,你曾经或者正在倾注着很多感情,而他可能正在拍摄一部烂片。这就好像看你辛苦养大的孩子,要去参加高考,你嘴上说没事,其实,心里可能比他还着急。《美人鱼》上映前夕,预告片简直就是场灾难,看似毫无新意的剧情、过于正派的三观以及五毛特效,都极大地降低了我对电影的预期值。明知道是大年初一上映,却拖到了初五才走进电影院,看着网上的首批影评,骂声不断。这时候,内心的纠结,只有真正的影迷,才能体会。在这种情况下,我走进了电影院,怀着忐忑的心情,看完整部电影。对于《美人鱼》的感觉,有点像两年前的《后会无期》,从电影筹备到最终走进电影院,心里都是拧着的。直到最后看完,终于松了一口气:还好,不难看。

然而,第二天,当你回想起这部电影,心里出现一个声音,对于一部周星驰的电影,仅仅“不难看”就足够了吗?因为喜欢,我们会寄托更多的感情,因为有了希望,就往往会产生失望。我有一个小小的偏执——大多数艺术家最伟大的创造力都发生在15-45岁之间,过了那个年龄,风格已经固定,如果没有意外,基本再无新意可言。而周星驰,就是这类的代表。我习惯将他的作品以2000年为界区别开。2000年以前,是传统的周氏电影,而2000年以后,开始采用大量的特效,融入更加新颖的元素。而《少林足球》、《功夫》是承上启下的衔接之作。而且,我也偏执地认为,那是周星驰最后的两部好片。刚才我说创作的黄金年龄,在这里重申一遍,不仅是艺术灵感,就连产量这种问题也在周星驰的身上完整体现。2000年以后,周星驰的出片速度越来越慢,我不知道这是为了慢工出细活,还是周老板有了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而耽误了拍电影,抑或如大多数媒体所说,周导开始追求尝试不一样的“笑中带泪”的喜剧风格。2008年《长江七号》上映了,现在回想起来,那种尴尬感,即使过了这么多年,依旧难以忘怀。那时的我,还不曾开始写影评、还活在无忧无虑的生活中、还对周星驰抱有神一般的崇拜、对电影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以至于看完电影的我,竟然目瞪口呆、无以言表。我找不到合适的评价来表达当时的心情,因为我们心中那个喜剧之王,不知拍了一个什么东西,这完全打破了我对周星驰、对电影的很多认知。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明白了,再优秀的导演,也可能拍烂片(后来这个认知在看到姜文的《一步之遥》时,得到了强力的加深)。

五年转瞬即逝,来到了2013年的大年初一,周星驰新作《西游降魔篇》再次席卷全国,只是从这时起,周星驰终于开始退居幕后。即使有了《长江七号》的失望,即使看不到他本人演出,我还是在第一时间走进电影院。应该说,这一次,周星驰确实给了我不一样的的感觉。他加入了一种在曾经电影中,很少使用的元素——暗黑。这一点,在我看来,可以看做是他电影最大的一个与时俱进。而且,我也看到,周星驰对这个题材的野心,远不止这样一部电影。停顿多年的周星驰,也许真的是在进行一次更为宏大的探索,而接下来的《西游伏妖篇》就是最好的证明。虽然比起大多数导演,周的电影产量依然不高,但比起前几年,我明显感觉到他的回归,不论电影的质量怎样,周星驰正在把更多的精力,重新放回到电影上来。不仅要逐渐打造《西游》系列宇宙,也要在其间穿插几部其他类型电影,而这就是《美人鱼》产生的背景。

我觉得,在《美人鱼》这部电影上,周星驰并没有投入百分百的心血进行创作,加上商业票房的考虑,导致电影有很多先天缺陷。比如硬性植入的大量广告,这在周星驰以往的电影里,几乎是没有的。再比如电影的时长,如果延长至2个小时,故事情节和整体效果将大大加分,但或许是出于排片的考虑,活生生地将电影控制在90分钟内,导致很多地方显得缺少衔接。即便有那么多的缺点,只要有周星驰这三个字,在中国影视狂飙式发展的今天,豪取20多亿的票房,已然不是问题。

说到这里,再回到好不好看这个终极问题上。如果和曾经的周星驰电影相比,和我们超高的期望相比,这不是一部好片。可是,如果和当今中国影坛那一堆粗制滥造、只为圈钱的电影比,这是一部好出太多的电影。或许,全民化的期待,就是一种道德的绑架,过高的要求,往往令人神伤。可这又能怪谁呢,谁叫“周星驰”三个字,偏偏是所有人都难以割舍的一种情怀。

继续阅读
 
周星驰网飞合作动画《美猴王》口碑中庸 花边娱乐

周星驰网飞合作动画《美猴王》口碑中庸

由周星驰监制,并担任执行制作人的动画《美猴王》现已在网飞平台开播,媒体评分正式解禁。截止发文,本片M站均分59(4优5中1差),烂番茄指数63%(19鲜11烂),观众指数64%。动画整体口碑较为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