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动物城》的三重内涵 以及一个文化图腾的诞生

文/Vamei

电影结束时已是深夜。影院中的观众都不愿离开,坐在椅子上听着片尾曲“Try Everything”,随着超强的节奏摇头晃脑。我沉浸在相同的气氛中,不断回味着电影带来的震撼。这部电影有近年来成功动画的因素:《冰川时代》的搞笑,《驯龙高手》的成长,《超能陆战队》的治愈。但《疯狂动物城》又如此不同。它在逗着孩子们大笑的同时,却让成年人沉思。短短两个小时内,电影不但用完整的世界观影射现实,还借着连续反转的剧情挑战观众的伦理观,从而彻底颠覆了好莱坞动画“傻白甜”的传统套路。

单单靠那些好笑的动物,《疯狂动物城》肯定能在票房上大有斩获。但我更好奇的是,电影的内涵会给引发怎样的辩论,以及这部电影会否成为当代文化的一个经典。在我看来,这部电影至少存在三重递进的内涵,值得在观影中留意。

1. 动物托邦

坦白来说,《疯狂动物城》的译名不算所有好莱坞电影中最差的。毕竟,还有《黄金三镖客》、《刺激1995》、《美食总动员》等译名界的奇葩垫底。但“疯狂动物园”抹杀了英文名“Zootopia”中重要的隐含信息。在英文名中,“zoo”是动物园的意思,“topia”是希腊文中“地方”的词根。这个希腊词根经常出现在一个英文词中:utopia,即“乌托邦”。因此,电影更准确的译名应该是“动物托邦”。

摩尔去世后,他的理想社会理念留存了下来。一批社会实践者决定建立自己的乌托邦。英国商人罗伯特·欧文在美国建立了一个实验性公社。然而,这个废除了私有制的公社在两年后失败。如果考察公社的经济基础,它的失败并不奇怪。两年的时间里,公社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产出,主要依靠欧文自己的财产。这笔财富是欧文在英国的棉纺工厂赚来的。可以说,这个公社的经济基础正是乌托邦理念所反对的东西:工厂中的雇佣制、棉花地里的奴隶制、国际贸易中的殖民主义。公社的失败在一开始就不可避免。

20世纪,“乌托邦”理想作为对资本的反击,再次复活。苏联在国家层面上进行了一次更为宏大的社会实验,用计划经济全面取代市场经济。但也是在苏联的巅峰年代,反乌托邦理念抬头。乔治·奥威尔创作的《动物农场》中,同样用动物来寓言政治。领导革命的猪们掌握了权力。于是,原本朝着平等目标进发的动物农场衍生出新的等级。正如《动物农场》的预言,苏联的行政渐渐官僚化,经济也一步步僵化。苏联最终解体。

继续阅读
 
周星驰网飞合作动画《美猴王》口碑中庸 花边娱乐

周星驰网飞合作动画《美猴王》口碑中庸

由周星驰监制,并担任执行制作人的动画《美猴王》现已在网飞平台开播,媒体评分正式解禁。截止发文,本片M站均分59(4优5中1差),烂番茄指数63%(19鲜11烂),观众指数64%。动画整体口碑较为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