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3》 论一个男人的自我修养

2016年3月18日花边娱乐391 次围观1

“最重要的,始终是你身边的人。”

“我很久没有听过你打木人桩的声音了,你可不可以再打一次给我听?”说话的是叶问的妻子张永成(熊黛林饰),她不久前刚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叶问(甄子丹饰)没有说话,他只是伸手摸了摸妻子的脸庞,然后起身走向了墙角的木人桩。

空荡的房间里,打桩的“噼啪”声在不停回响。张永成坐在一旁,安静地看着她的丈夫。虽然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但此刻的她却显得心满意足。看着心爱的人做着最喜欢的事情,对于这一刻的张永成而言,就是幸福。

这是整部电影中最为隐忍克制,同时也是最饱含深情的一幕。这个段落没有对白,传达出的情感却胜过千言万语。在这一幕里,甄子丹将一个男人的隐忍和深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动人心魄。

真的爱一个人,你会发自心底地去信任他、理解他、欣赏他、鼓励他,并帮助他成为那个最好的自己。生而为人,我们注定孤独。在茫茫尘世间,遇上那个真心爱你的人并能携手一生,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幸福。

在叶问系列电影中,《叶问3》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它精彩,也足够动人,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

叶问(甄子丹饰演)无疑是一个好男人,一个大丈夫,一个真英雄。他是一个仁者,因为他心中有爱。这其中既有对亲人朋友的爱,也有对家国天下的爱。

在前作中,日本入侵犯中华,当侵略者杀我族人、戮我同胞时,作为堂堂七尺男儿的叶问挺身而出,赤手空拳地对日本人发出了“我要打十个!”的铿锵怒吼。叶问明知这一行为意味着有去无回,但他依旧无惧无悔。“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叶问身为一介匹夫,却心系天下存亡,他的行为就是“君子杀身以成仁”的最佳诠释。

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无论对国还是对家,叶问的心中都充满着爱。正是这份爱让他坚强,给他勇敢。为了逼迫学校卖地,走狗马鲸笙(谭耀文饰)绑架了一群学生,这其中就有叶问的孩子叶正。

在马鲸笙的老巢里,手持一根竹竿的叶问被几百号打手团团围住,但他的脸上全无惧色。马鲸笙用刀抵着他儿子的脖子,逼迫叶问扔掉武器,叶问照做了;马鲸笙借口感受不到诚意而让叶问给他下跪,叶问照做了;得寸进尺的马鲸笙进而让叶问给他磕头,叶问也照做了。此刻,跪在地上的不是一位高手,不是一位大侠,也不是一代宗师,而只是一位想救自己孩子的父亲,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男人。

放下武器意味着束手就擒,下跪磕头意味着尊严被践踏。对于一个男人而言,为了孩子,为了家人,为了爱,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无论要做怎样的牺牲,一切都是值得的。马鲸笙的行为越是癫狂越是嚣张,就越是暴露了他根植于心底的卑鄙和懦弱。相反,叶问看似丧失尊严的行为却彰显了他男子汉大丈夫的真本色。

这是令人动容的一幕。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其他父亲身上,我相信是个男人都会做出和叶问一样的选择。“最重要的,始终都是你身边的人”,叶问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与家人相比,个人的安危、尊严、虚名、荣辱……一切都不重要,一切都可以放下。

这就是为什么在影片结尾叶问放弃了与号称正宗咏春传人的张天志(张晋饰)的那场世纪之战。这不是逃避,更不是怯懦,因为在叶问看来,此刻的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陪伴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妻子。男儿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与世俗名利相比,家人才是最真实最重要的。与江湖中人争名夺利相反,叶问选择陪妻子看病,选择给妻子讲笑话,选择和与妻子买药,选择陪老婆看电影,选择和老婆跳舞……

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推崇的爱情就是携子之手,与子同老,在《叶问3》中,叶问和妻子张永成的爱情就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点。叶问从坏人手中把儿子救出,他带儿子回家却被妻子打了一个耳光。叶问没有觉得委屈,更没有生气,相反,他马上拉起妻子的手说,是我不对,我错了,以后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了。世界上没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妻子靠在他的怀里泪如雨下。

影片中类似这样的温暖细节还有很多。例如,叶问因守护学校而晚归,他回家后怕打扰老婆和孩子休息就一个人睡在客厅。等他第二天醒来时,身边已摆好了妻子炖的一碗粥。再例如,叶问因为参加武林人士的聚会而错过了与老婆的约会,在听完老婆电话后,叶问叹息着连连摇头,“这次闯大祸了”。

在弥留之际,张永成对叶问说想和他拍一张合影,叶问含着泪答应了。拍照的时候,夫妻两人都极力地掩藏着心里的悲痛,大家都幸福地微笑着。这个令人心碎的画面让我想起了《神雕侠侣》中的一个场景。

古墓里,独臂的杨过和身中剧毒即将不久于人世的小龙女准备成亲。摇曳的红烛下,杨过看着身着凤冠霞帔的小龙女端坐在铜镜前,正一丝不苟地擦着胭脂、画着眉。叹息于上天的不公和命运的悲惨,杨过忍不住转过头去掉眼泪。小龙女问他怎么了,回过头来的杨过却满面笑容地说他是因为高兴而流泪。

在张永成去世的段落里,影片回顾了这对恩爱夫妻过往的点点滴滴。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他们相呴以湿;在动荡窘迫的岁月他们相濡以沫;在平静如水的生活中他们相敬如宾。无论白衣苍狗,也无论沧海桑田,他们始终手拉着手,心连着心,这就是坚贞不渝的爱情。

说了这么多电影的好,也谈谈《叶问3》中的不足。

首先是人物设计存在问题。作为中国的“超级英雄”,叶问这个人物被设计得过于高大全,他几乎没有缺点。对于这样的角色,观众会仰视他,却不会发自心底地去认同他。因为没人是完美的,即使是超级英雄也必定会存在性格缺陷。对有缺点的英雄观众才会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

在好莱坞的电影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钢铁侠是个超爱耍酷耍帅而且自恋的话唠,美国队长内心深处存留着难以愈合的战争创伤,超人始终无法回避自己的身份认同等等。反观叶问,从影片开头到结束,这个角色的内心几乎没有变化,人物也没有成长,用编剧的专业术语来说就是人物弧没有建立起来。

主角存在问题,配角的设计则更是草率。张晋饰演的张天志为了开武馆不惜违背良心收黑钱去充当杀手,随后良心发现突然就变成好人了。心理动机没有交代清楚,前后行为充满矛盾,性格转变欠缺说服力,人物完全立不起来。

除了张天志,泰森饰演的弗兰克也是一个立不起来的人物。在影片的前半段,弗兰克做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他是作为反派人物而存在的,他是阻止主角成长的最大障碍。但在故事发展到四分之三的时候,在与叶问打了一个回合后,这个终极大反派竟然就这样停止了作恶,停止了为难我们的主人公,然后就消失不见了……影片还未结束高潮就已经过去了,WTF?这直接导致影片最后的咏春对决段落毫无力度可言。

谭耀文饰演的马鲸笙以及陈国坤饰演的李小龙这两个人物就更不用说了,完全有头无尾。实在可惜可叹,这部电影本可以更好的。虽然《叶问3》是一部精彩好看的电影,但距离经典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而恰恰是这段距离才最能体现电影人的功力。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是艰难的,却是值得的。希望中国的电影人能少一些急躁,少一些急功近利,静下来,慢下来,用心地制作电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诞生出更多的华语经典。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