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家的热爱本就出自血脉。那是对故土的情节。语言、文化,这些共通的归宿感。
就算是盲目脑残的自发行为,也是来自内心,没有套路。国家被侵犯时,每一个层面的群体都会根据自己的认知去同仇敌忾。这就是爱国。天灾人祸时,每一个个体都会去众志成城,这就是爱国。
激起爱国共鸣的是以国家的名义面对危难关头的振作。记得《战狼》里中国国旗袖章的特写和“用生命和鲜血誓死捍卫的地方……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那一刻,爱国的心被感动和震撼!也是在那时才知道原来对“传统”主旋律电影的无感并不是一代人民族情节的逝去;或许那些主旋律其实无关民族……更多只是作为战胜国的自我炫耀不是吗?歌颂领导有方。
任性地“光荣牺牲”。以此为“英勇”而无视战争本身的惨痛,以“艰苦”为炫耀自我催眠;
那些老一辈教育我们的价值观和吃苦精神,那些本来应该是因壮举的不可思议带来的震撼,到这年头看到拿起炸药包的第一时间就等着他往坦克底下钻,等着看下一段了。
早就视觉疲劳的情节和细节强调在各大战役中千篇一律——哦……
可笑的是,网络上有很多人批评那些说《我的战争》不好看的人不爱国。首先作为一个爱国者我不能忍受这些**打着中国电影的旗号招摇撞骗。它们不配作为院线公映的电影去盈利,更不配给贴上“中国”的标签。
更不能忍受作为公民必备素养的爱国精神沦为一个套路和形式。祖国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扎根于此的情感则无关人为派别。所以电影所大力溜须的东西根本打动不了观众。
爱情和战友情满屏鸡肋……也不知道巴金先生的《团圆》和这部电影有没有卡巴斯基和巴基斯坦的关系。
一句话,大可让爱国沦为形式主义,反正满腹贪淫地烧香拜佛也是一副有信仰的样子。想必作为创作者也没操心过主旋律所弘扬的对象和目的。尽管不思考、尽管不走心,有朝一日当“爱国”只剩下逢事儿了头像统一黑白或者统一变成国旗,象征性地跟风附和,象征性地爱一下国吧!
虽然电影也并不是没有优点。凤毛菱角之处的视觉创意还是有些新鲜。枪管视角的动静结合,爆炸场面的表达都让电影从不堪中有所挣扎。特效也不错,手榴弹和美国大片里TNT的威力是一样一样的。关键是音效给得很大,轰得五脏六腑都在荡……
3D从效果上来讲也算是不差。层次感,包括IMAX版本上部分镜头的清晰度都不算差。但是如此萎靡的故事之外,堪比《谍影重重》的手持摄影在3D画面的催化下令人作呕。不堪入目!
最后想说,你们以为《快手枪手快枪手》或者《封神传奇》会是本年度最烂的IMAX电影?
幼稚!期待《爵迹》!
撰写:武汉-学生娃娃;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因为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