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张涵予和彭于晏主演的《湄公河行动》,取材于真实事件,虽然电影时间长达两个小时,但是看起来依旧没有尿点。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不必非得说哪里邪乎,夸张。不过我还是想简单回顾一下这个惨案的制造者背景以及被抓获的过程:
糯康为缅甸掸邦人,原属缅甸大毒枭坤沙集团成员,直到2009年他仍然有一个被缅甸政府承认的“合法身份”——大其力北部小镇红列镇民兵团领导人。
1995年坤沙投降缅甸政府军,在泰、老、缅三国交界的“金三角”地带长期从事武装贩毒、水贼打劫、绑架撕票等活动。其手下的贩毒团伙被称为“糯康集团”。
糯康贩毒团伙约有400名武装成员。缅、老、泰、中政府都曾经对糯康发出过通缉令。2006年1月,当时缅甸军政府受到中泰两国压力,对糯康集团施行大扫荡,糯康成功逃脱。之后他将手下的活动范围迁往更接近湄公河的区域。
2007年开始,糯康武装团伙在贩卖毒品的同时,开始向湄公河上的过往船只收取买路钱,十分猖狂。
2011年10月5日上午,“华平号”和“玉兴8号”两艘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经多方核实,“华平号”上有6名中国船员,5人遇难,1人失踪;“玉兴8号”上有7名中国船员,6人遇难,1人失踪。
2011年10月13日:湄公河惨案29名家属赴泰国认领遗体 ,凶手成谜。中国驻泰国大使和使馆主要官员已多次向泰外交部等部门表达关切,要求泰方高度重视此案,尽全力调查事件真相并尽早向中方通报结果。但是泰国官方给出的答案却匪夷所思,但是背后透出军方参与的痕迹。
2011年10月27日:中国公安代表团查看湄公河袭击事件案发现场中国公安部代表团实地查看了“10.5”湄公河中国船员遇袭事件案发现场。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强调中泰双方要互相配合,进一步搜集和固定证据,早日查清真相,依法严惩凶手。
2011年11月26日:中老缅泰四国将于12月中旬在湄公河开展联合巡逻执法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部长级会议26日在京举行。会议决定,自12月中旬开始,四国在湄公河开展联合巡逻执法工作,并于12月15日之前在中国关累港举行四国联合巡逻执法首航仪式。
2011年12月12日:边防警察武装护航湄公河全副武装的中国公安边防警察,昂首挺胸站立在云南公安边防武警总队水上支队53901、53903等艇上,与其他国家执法船一起,开始执行联合巡逻执法任务。
2012年01月15日: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船及时处置“盛泰11号”遇袭事件北京时间1月14日19时10分,在湄公河国际航道孟西岛上游会龙河口,中国“盛泰11号”商船遭到不明身份人员枪击。
2012年04月26日:糯康和另外7名嫌疑犯在老挝方面实施的一起突击行动中被逮捕。经过调查,泰国警方认定,金三角毒枭糯康,与事件脱不了关系。泰国方面随后悬赏200万泰铢,约合6.4万美元,通缉糯康。
2012年04月28日:外媒称湄公河惨案最大疑凶已被移送中国据《曼谷邮报》27日报道,被多国政府通缉的毒枭诺坎已经被老挝警方逮捕,并被移送往中国。报道称,诺坎可能掌握“湄公河惨案”中国13名被杀船员的关键信息。
2012年05月10日:糯康由老挝依法移交中方
2012年5月10日上午,被抓获的“金三角”地区特大武装贩毒集团首犯、湄公河惨案首犯糯康由老挝依法移交中方。下午16时50分,糯康被押送抵京,在机场,中国公安机关用中缅两种语言向糯康宣读了对其的逮捕令。10日晚23点22分,糯康被押解押解至云南“10·5”专案组的工作基地。
2012年07月02日:泰国向9名涉案军人发逮捕令泰国警方2日表示,通过在泰北、缅甸、老挝和中国进行调查,询问109名案发前后的目击者,警方已获得明确证据,证实9名泰国军人涉嫌杀害中国船员。泰国警方当天对9人发出逮捕令,这些人面临两项指控:参与杀人、藏匿尸体。泰国警方同时证实,中国商船没有夹运毒品,船上毒品是“一伙黑衣人”栽赃。
2012年11月6日:下午两点,造成13名中国船员被害的湄公河“10·5”惨案的糯康、桑康·乍萨、依莱、扎西卡、扎波、扎拖波等6人,在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判处糯康、桑康·乍萨、依莱、扎西卡四人死刑。糯康赔偿死者家属600万元人民币。
2013年3月1日:依法执行注射死刑。
关于糯康被捉获的过程:由于此案发生在境外,又是金三角这个特殊地区,一切调查工作全在境外进行,跟在国内完全不是一回事,专案组的人都觉得,很多事情想做,但有时有一种无力之感,无从下手。
据公安部禁毒局局长刘跃进介绍,曾经有几次极好的机会,专案组知道了糯康的位置,但等到抓捕时,却因为有人事先通风报信,使其逃脱。究其原因,专案组认为,是糯康的根基太深。
糯康为了在当地生存发展,获得当地居民的支持,经常拿钱出来贿赂当地的基层军人、警察和“村干部”,与当地的老百姓称兄道弟。糯康集团施以小恩小惠,看哪里桥塌了、路坏了,就拿钱来修。一来二去,就得到了当地人的信任。一旦有要抓糯康的消息,都会有人给他通风报信。
眼看一次次失败,专案组举步维艰。“走一步都很困难,表面上看不到一点希望和亮光,就像落海的人看不到岸一样”,刘跃进说,在春节后的3、4月份近两个月的时间内,是最困难的时期,“有时候会问,还有希望吗?”
但一想到遇害的船员和政府的重托,刘跃进和专案组就咬牙坚持,并总结经验教训,试图寻找一些破案的新方法,“关键是克服自己的心理问题”。出走缅甸落网老挝针对屡屡有人走漏消息,专案组决定,能让一个人知道的事,绝不让第二个人知道,能让两个人知道的事,绝不让第三个人知道。
专案组不再将目光放在一次次抓捕上,而是决定挤压糯康在本地的生存空间。糯康主要在湄公河的缅甸和老挝地界活动。由于中国与老挝警方的合作多,打击力度大,“10·5”案件后,糯康基本上龟缩在缅甸的大本营。为了将其赶出来,中国督促缅甸方面,对糯康所在的地方展开一次次清剿,目的不再只是一次把糯康抓获,而是要将其赶出大本营。糯康果然,虽然糯康未被抓获,但面对一次次清剿,糯康的手下也被抓了不少,他藏身的空间越来越小。
2012年4月28日,糯康和两名手下乘船从缅甸方面赶往老挝,试图与老挝方面的人联系商谈如何躲避抓捕。得到消息的中老警方在老挝设下天罗地网,糯康刚在老挝博乔省的码头下船,就被警察发现。3人看到警察拼命逃跑,警察鸣枪示警后,最终将3人抓获。在3人身上,警察搜出长枪、短枪等武器以及子弹。
《湄公河行动》剧本的精彩不逊色于实际情况的曲折,这个需要点赞。不过美中不足的就是中国电影的老毛病——胡乱煽情,尤其亲人朋友死去的桥段,不把你眼泪忽悠下来,誓不罢休的感觉,但是普遍都不太成功,别说是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反正就是不切实际瞎烘托。
本剧有几个桥段,都是主人公不顾枪林弹雨抱着亲人朋友乃至警犬的尸体泪流满面——训练有素的敌人这时候仿佛都子弹长了眼睛似的,一点都打不到我们的英雄,我们的英雄就差挥臂高呼——为了共产主义向我开炮!
这种为了煽情将观众当白痴的路子是国内蹩脚编剧一致的通病。
据说这部电影还有彩蛋,意思主人公没死,为续集铺垫——幸亏没播放出来,否则臭鸡蛋扔一屏幕。
如果没有这些蹩脚的煽情桥段,这部电影我给九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