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英雄至上?还是娱乐至死?

——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观后感

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导演李安自《少年Pi的奇幻漂流》后用四年时间精心打造的又一部电影作品。也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使用3D/4K/120帧的摄制格式拍摄制作的电影。全片以每秒120格、4K解析度、3D立体效果的拍摄,采用科技和艺术形式来展现。为了适应市场,导演李安在后期制作了多个版本,并重新创作,使得观众在观赏不同版本时都能感受到其不同的魅力。毫无疑问,李安这一次刷新了华人电影,甚至世界电影新纪录。

该片根据作家本•方丹的同名小说改编,被认为是伊拉克战争版的“第22条军规”。19岁的德州士兵比利•林恩与其他七名幸存的突击小队成员,因为在伊拉克与当地反对武装进行了3分43秒的激战,机缘巧合地被一部战地记者的摄像机记录下来,并制作成战争新闻视频在全美电视台播出,而一举成为伊拉克战争中的国家英雄。比利等人也因此被邀请到感恩节全美橄榄球比赛的中场休息时亮相并接受表彰。电影通过在比赛进行过程中多次闪回的方式再现战争的部分,正在进行的赛事和比利对战争的回忆两条线交织穿梭进行。以一个少年士兵的眼睛去看这场战争的必要性和给人们所带来的利与弊。随着故事的发展,比利•林恩亦逐渐从一个少不经事的少年成长为一名真正的战士。对此,李安导演表示,“比利就像少年派的一种延续”。

电影以一段黑白的战争场面VCR片段开场,几个美国士兵与敌军正在激战,一个士兵被击中倒下,正要被敌军拖走的时候,一个少年兵出现,打散敌军救走受伤的同伴。画面定格在少年举枪射击的画面上,这个举枪射击的少年就是本片的主人公比利•林恩。这场发生在2004年的战争,就是著名的伊拉克战争。为了抢夺中东石油勘采权,布什政府以解放科威特为名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战争最后以美国政府宣告胜利结束,美国政府对伊拉克实行了严酷的制裁,并接管了对科威特的管辖。当然,也就顺理成章地获得了中东地区最大的石油贮藏地区——伊拉克、科威特地下石油的任意开采、享用权。这场看似正义和民主的战争,实际上却是一场强国对弱国的豪取强夺的侵略战争。战争的受益者是操纵国家机器的上层统治者们,战争的胜利给当局者、唯利是图的商人带来了无限的利益,而底层的美国人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其生活境况甚至比战争前更加不堪。这场战争并没有给底层的美国人带来快感,相反,他们打从心眼里愤恨这场可恶的战争。

这段适时出现的战争画面,被布什政府拿来大作文章,用于粉饰太平,淡化侵略战争的功利性、目的性,将这场侵略战争美化为一场捍卫民主与正义的战争。比利•林恩和其他七名突击小队成员被美国政府授予国民英雄荣誉,并被接回本土接受全国人民的膜拜。但是,很可笑的事情是,士兵们并非是在白宫或五角大楼接受总统的授勋,却是在达拉斯最大运动场上,在感恩节橄榄球比赛中场休息的时候,与著名歌星碧昂斯同台表演,接受表彰。表彰结束,碧昂斯在一大堆工作人员的前呼后拥下安全离开了,而接受表彰的英雄却被扔在台上,无人问津。更不可思议地是,这些英雄,在接受表彰的当晚,就要立刻返回伊拉克继续战斗。这是对待英雄的正确方式吗?

从舞台上黯淡走下来的英雄们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崇敬和感恩,相反,迎接他们的是更多地嘲讽、谩骂,甚至伴随着侮辱和殴打。对于生活在底层的美国人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从战场上走下来的英雄,而是实实在在的物质生活。他们恨透了这场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的战争,却无力反驳,只能将满腔的怒气撒在英雄的身上以泄恨。

影片的最后,恪守军规的士兵们重返伊拉克战场继续与敌人殊死搏斗。和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结局一样,导演并没有就影片中关于战争的议题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给了两条不同的线,让观众在观影的同时运用理性思维去思考,究竟这样一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而另一个让观众自己去抉择的问题是,这究竟是一个英雄至上的时代,还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时代呼唤英雄,战争造就英雄。然而,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似乎英雄不过是人们一段时间内茶余饭后的谈资。人们并不关心士兵们因战争所受的身心创伤,所经历的痛苦磨难。相比之下,那些屠杀的快感、看着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眼前消失的刺激感更让他们津津乐道。似乎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所在。人们崇拜的不再是英雄,而是那些给他们带来快乐的娱乐明星,让人们为之狂热的不是正义,却是一场场激烈的体育赛事。这究竟是英雄的末路,还是时代的悲哀?究竟是什么让这个本该英雄至上的年代,却沦为娱乐至死的时代?

继续阅读
 
周星驰网飞合作动画《美猴王》口碑中庸 花边娱乐

周星驰网飞合作动画《美猴王》口碑中庸

由周星驰监制,并担任执行制作人的动画《美猴王》现已在网飞平台开播,媒体评分正式解禁。截止发文,本片M站均分59(4优5中1差),烂番茄指数63%(19鲜11烂),观众指数64%。动画整体口碑较为中庸,...